年纪大了爱忘事?别慌!教你区分正常老化与认知障碍,守护爸妈的记忆!

19
发表时间:2025-03-17 15:00

年纪大了爱忘事?别慌!教你区分正常老化与认知障碍,守护爸妈的记忆!

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老年人会发现自己的记忆仿佛被一块“橡皮擦”悄悄抹去,变得模糊不清,反应也不如从前敏捷。这不禁让人担心:这是正常的衰老现象,还是认知障碍的前兆?

您了解认知障碍吗?

人们常说的“老糊涂了”,的确,正常的衰老过程也会出现记忆力减退,但如果这种“糊涂”还伴随着定向能力、计算能力、语言功能、执行功能、推理能力和视觉空间功能等一个或多个认知领域的功能损害,那可要警惕“老年认知障碍”了。它并非单一疾病,而是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程度可以从轻度认知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到重度痴呆(Dementia)不等,最常见的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年痴呆”。


早发现,早诊断,守护记忆的“黄金时间”

认知障碍虽然无法完全治愈,但早发现、早诊断可以有效地评估病情进展,作为治疗的有力依据。您或您的家人可以通过以下简单的小测试进行初步判断。

1.记忆力测试: 回忆近期发生的事情,例如昨天早餐吃了什么,最近看过的电视剧情节等。

2.语言能力测试: 流畅地说出指定类别的事物,例如动物、水果等,或复述一段话。

3.视空间能力测试: 画出时钟表盘,并标出指定时间。

4.执行功能测试: 按照指令完成一系列动作,例如“用右手摸左耳朵,然后用左手摸右耳朵”。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自测方法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如果您或家人通过自测发现存在认知功能下降的迹象,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认知功能评估。

认知障碍和正常老化的区别

那么,如何区分正常的衰老和认知障碍呢?以下表格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


症状对比
正常老化
认知障碍
记忆力
偶尔忘事,事后能回忆
频繁忘记近事,无法回忆
日常生活
能独立完成日常生活
不能独立完成日常生活
判断和决策
偶尔忘词,但能通过其他方式表达清楚
经常找词困难,语言混乱不能表达想法或理解他人语言
语言和沟通
能做出合理决定复杂问题需要更多时间思考
可能做出不合理或危险的决定
情绪和行为
情绪和行为基本稳定能自主调整
出现易怒、焦虑、抑郁、多疑或冷漠情绪可能异常行为
进展速度
认知能力下降速度缓慢且轻微
速度较快,可能在数月或数年内显著恶化
自我意识
能意识到记忆力下降,并采取措施弥补
缺乏自身问题的意识,不认为自己有记忆或认知问题
                                    正常老化与认知障碍的区别

关爱认知,乐享晚年

认知障碍的早期干预是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预防措施:

健康饮食:推荐富含蔬菜、水果、全谷物、鱼类、坚果和橄榄油的地中海饮食模式。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

充足睡眠:每天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

认知训练:

坚持阅读、写作、拼图、下棋等,可以学习新技能(如乐器、语言),简单的记忆游戏(如记单词、回忆事件)。

社交互动: 参加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交流、加入兴趣小组。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常见的药物如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加兰他敏)和NMDA受体拮抗剂(如美金刚)等。

非药物治疗: 认知训练、音乐治疗、艺术治疗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可以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的认知训练、及时的医疗干预以及家庭的支持,我们可以有效延缓认知衰退,守护珍贵的记忆。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出现记忆力下降、语言障碍、判断力减退等症状,请尽早就医,早发现、早治疗,为晚年生活增添一份安心与幸福。让我们携手行动,关注认知健康,共同守护美好记忆!


王安然,女,内科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熟练掌握熟悉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多病并存的规范化诊疗,常见急危重症的鉴别与诊治,慢性疾病的管理与诊治,老年健康咨询及健康评估等,先后在国内核心医学期刊及国际医学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分享到:

心理热线:12356 | 0833-5831234

住院处、预约挂号处:0833-5677817       

医教部:0833-5677836

医保科:0833-5677828

公共精神卫生服务科:0833-5677830
市中区院区(市中区王浩儿街635号):0833-2406101

投诉电话: 0833-5677886

总  值 班:18183321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