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你知道多少?104
发表时间:2024-07-16 15:23 心身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你知道多少? 莫蕊榕 乐山市精神卫生中心 在临床中经常碰到一些心身疾病患者,如: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绞痛等疾病患者,在长期的疾病过程中,常常会有焦虑、抑郁、自卑等不良心理状态,从而影响了身体健康。因此,临床上对心身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心身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心身疾病是指除躯体疾病之外的精神和心理因素导致的躯体症状。如功能性消化不良、紧张性头痛、焦虑症、抑郁症、恐癌综合征、癔病等。患者多有精神上的痛苦和躯体上的不适。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与患者接触最多,交流最多,因此,对心身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例如,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常为疾病本身和治疗带来的痛苦而苦恼;另外,还有一些心身疾病患者也因为不能正确对待疾病而感到困惑和无助。其次要针对不同心身疾病患者心理特征实施护理。例如,神经衰弱患者,因对发病原因的无知而感到苦恼和恐惧;冠心病患者,由于对心肌缺血而感到惊恐和不安;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因病情反复发作而感到烦恼和绝望;糖尿病人因病情变化难以控制而感到忧虑和痛苦等等。第三要善于观察患者情绪变化,了解其心理需要和欲望。第四要提高医生的心理素质。医生本身素质不高、性格内向、易烦躁、缺乏同情心等不良情绪均会影响对心身疾病患者的治疗。 二、心身疾病患者心理护理有哪些具体内容? 提高对心身疾病的认识程度决定了治疗和护理的效果。如果没有充分认识到其危害性,就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要向患者介绍心身疾病的症状表现、性质和危害等方面知识,提高对其危害性的认识。 消除不良情绪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可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交感神经张力增加而出现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因此,要引导患者将注意力集中在正确的事情上来,通过转移法来消除不良情绪。 鼓励患者积极治疗:患者一旦确诊为心身疾病后,就要积极治疗。要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如:加强营养支持治疗、进行功能锻炼、减轻症状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认知护理:首先,护理人员应掌握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相关知识,同时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心身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可能出现身体不适和疼痛症状,但一般不会危及生命;其次,通过讲解心身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心理护理方法,使患者了解到心身疾病与生活方式、环境、个性等因素有关,只有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才能有效预防和治疗疾病;最后,应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行为护理:行为护理是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自觉遵守医疗规章制度和疾病治疗的过程,保证治疗措施有效实施。行为护理可分为个别护理和集体护理。对有自杀倾向者,应对其进行重点看护。对于患者有自知力,有自我保护能力者,则采取集体护理方式。集体护理形式多种多样,如小组活动、小组讨论等。对患者家属要有耐心和责任心,对其不良情绪要加以控制和疏导。若患者家属有强烈的自杀欲望时,应及时劝阻或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患者做出过激行为而导致不良后果。 家庭护理:患者家庭是病人最主要的生活环境,也是心理护理的主要对象。通过家庭护理可对患者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患者在家庭中,对家人会表现出一定的依赖性,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依从性,这对其病情的恢复十分有利。患者在家庭中也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情绪和行为,如有些患者性格比较孤僻、敏感、多疑、依赖性强,往往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就会直接影响到病情。因此,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与家属密切配合,使患者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很好地照顾和帮助。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与患者保持良好关系,鼓励患者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其他护理:①鼓励患者参加各种体育活动,通过体育锻炼以提高自身免疫能力,改善营养状况,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②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及转归,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指导,引导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④针对某些特殊患者进行特殊护理。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对咳嗽、咳痰、哮喘等症状极为敏感,可对其进行适当的控制管理;老年痴呆患者由于认知能力下降,容易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可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干预;对于药物治疗不能耐受者,可根据其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替代疗法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身疾病患者不断增加,这已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问题。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心理因素对心身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有重要影响,可导致或加重病情。因此,加强心理护理在临床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心理护理是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纠正异常的认知和行为模式的过程。通过合理运用心理护理手段和方法,使患者认识到心身疾病是一种疾病,应给予足够重视和治疗。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可促使其早日康复。临床护理人员应加强学习有关知识,掌握常见心身疾病的表现和诊断要点,正确判断其发病原因和诱因,才能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